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

发布时间:2023-11-25来源:hth网页版登录入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兽医、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基本的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关于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优势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我们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抓紧制定计划,细化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

  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地发挥全国奶牛优势区域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第一轮《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2003年,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优势省(区、市)把奶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生产快速地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丰富了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成效十分显著。

  一是生产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07年,优势区域省份奶牛存栏603.9万头,比2002年增长0.9倍;奶牛存栏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49.5%,比2002年增加0.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2140.3万吨,比2002年增长2.1倍。成年母牛单产达到5900公斤,比2002年增加2000公斤;2007年,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国的59%,户均现金收入3940元。

  二是乳品加工实力显著地增强。2007年全国乳制品产量1787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4.2%。据统计,2006年优势区域拥有年出售的收益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公司256家,比2002年增加了30%;2006年销售额达629.75亿元,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60.5%;销售额年均增长31.22%。优势区域基本形成了支撑全国乳制品生产、新产品研发和相关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基地。

  三是国内乳品消费的稳步增长。优势区域乳制品生产和加工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全国消费的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量达24.87公斤,比2002年增长了16.5%。农村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3公斤,比2002年增长近2倍。奶牛优势区域同时也是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地区,乳品消费量的大幅度增长,丰富了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有效增强了人民体质。

  四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007年奶业优势区域省份牛奶产量2140.3万吨,占全国的60.7%,比2002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同时,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逐步优化。其中,黑龙江6个主产县、三个大城市郊区和农垦系统的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内蒙古形成了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三大主产带;河北省形成了冀东沿海平原、冀西北坝上高原、冀中平原农区三大主产区域,优势区域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养殖重点县,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大县全部分布于奶牛优势区域。

  五是典型示范作用慢慢地加强。五年来,优势产区抓住国内市场乳品消费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机遇,以品种改良、标准化规模生产、乳品加工技术改造升级为主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立了一大批名牌产品,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等知名品牌均在优势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并为别的地方的奶业生产与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

  在优势主产区的示范带动下,山东、河南、新疆、陕西、宁夏、辽宁等省(区)各级地方政府格外的重视奶业发展,充分的利用资源优势,奶业也获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促进了全国奶牛优势产业带的巩固和发展。2007年6省(区)奶牛存栏439.2万头,占到全国的36%;牛奶产量82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3%。

  一是奶牛饲养方式落后。奶牛养殖“小、散、低”的局面仍没有正真获得根本扭转,优势区域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不足35%。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优质饲草饲料不足,饲料配合不科学,圈舍建设改造滞后,生产水平低下。机械挤奶设备档次低、质量较差,生鲜乳收购站监督管理力度还需加强。生鲜乳质量不高,细菌总数、抗生素含量超标,体细胞数过高,乳脂肪和乳蛋白等指标低于标准水平,个别违禁添加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奶牛良种化程度不高。良种化程度低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优势区纯种荷斯坦奶牛不到50%。成年牛平均单产较低,与世界中等水准6000公斤、发达国家8500公斤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高产奶牛核心群较少,优质奶牛数量增长缓慢。优势区域内大部分种公牛站的种公牛培育体系尚未建立,缺乏自主种公牛培育能力,种公牛的质量还不高。

  三是奶业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奶牛优势区域的奶农大多处于分散饲养和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不足30%,不能发挥合作组织等在饲养技术培养和训练、产销对接、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奶农合理利益也不能得到一定效果维护。奶业产加销之间利益不协调,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乳制品加工公司在收购生鲜乳谈判时处于主导地位,还可以单方面决定原料奶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近年来饲料、劳力、土地、管理等构成的养殖成本持续大面积上涨,而生鲜乳收购价格就没有上升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是乳及乳制品市场不规范。大多数乳制品加工公司没有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短期收购行为严重,收购秩序不规范。在乳制品消费旺季提高原料奶价格,争抢奶源;在消费淡季,压级压价,损害奶农利益。在乳制品销售市场方面,乳制品加工公司恶性竞争,捆绑销售,大打广告战和价格战,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五是标准体系不完善。生鲜乳管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液态奶标识管理等方面配套的标准和规范不健全,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的机构不健全,手段落后,认证能力不够,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国内奶业发展和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的需要。

  奶业是新型朝阳产业,是节粮、高效、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产业。随着法规的完善,政策的落实,以及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奶业生产、消费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发展前途将更加广阔。

  (一)各级政府重视奶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格外的重视奶业发展,多次对我国奶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2007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国务院颁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等13个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促进奶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中,奶业是优先发展的重点食物领域之一。各级政府把发展奶业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政策落实和资金扶持力度,将有力推动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势区域生产潜力大。目前优势区域成年奶牛单产水平仍然偏低,产量增长的潜力较大。随着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良种良法配套基础上,奶牛平均单产每年可提高200~300公斤。随着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逐步形成,各种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人工种草步伐加快,可提供更多的饲草饲料保障。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6亿多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三)消费需求增长空间很大。目前,我国人均奶类占有水平仅25.2公斤,相当于世界中等水准的1/4,发达国家的1/12。随着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食上的习惯的改变,乳制品作为重要的动物蛋白和钙质来源,将成为城镇和乡村居民的日常食品。据统计,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预计到2015年有望实现2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喝奶,年消费牛奶约200万吨。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扩大了对乳制品的需求。据测算,每增加一个城镇居民,将会多消费乳制品5公斤。日益扩大的乳制品消费需求,为奶牛优势区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奶业为总目标,以提高奶牛单产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以提高生鲜乳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健全奶业合作组织为保障,提高优势区域奶业集约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示范带动全国奶业发展。

  ——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考虑优势产区的基础情况、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消费市场建设集中连片的奶源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奶牛存栏,防止奶业大起大落。同时要着眼奶业长远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引导,积极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全方面提升优势区域奶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以农为本,理顺关系。切实加强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基础工作,增强奶农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企业与奶农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保障质量,强化监管。将保障生鲜乳质量作为提升优势区域奶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强生鲜乳质量监管工作力度,建立完整检验测试的机构,强化检验测试手段,为奶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市场导向,加大扶持。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既要引导广大奶农和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又要通过政策扶持,增强奶农抗御风险的能力。

  发挥大城市郊区、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四大产区的比较优势,选择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详见附表)进行重点建设。到2010年,优势区域奶牛存栏量达到1300万头,年均递增6%;牛奶产量达到3500万吨,年均递增10%,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达到80%;奶业生产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优势区域奶牛存栏量达到1700万头,年均递增5%;牛奶产量达到5400万吨,年均递增8%,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达到83%以上;奶业生产等支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资源优势。区域内天气特征情况适宜,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奶业生产基础条件。

  基础优势。区域内奶牛存栏量较大,基地县(团场)奶牛存栏在3000头以上,牛奶产量在1万吨以上;良种化程度较高,良种繁育体系较健全;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具备发展的良好条件。

  加工优势。区域内具有在国内领先的乳品加工公司和知名品牌,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根据上述依据,选择大城市郊区的北京、上海、天津;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华北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西北的新疆、陕西和宁夏13个省(区、市)的313个奶牛养殖基地县(团场)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17个县(场)。2007年,17个县奶牛存栏33.9万头,牛奶产量13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5%和4.1%。该区域乳品消费市场大,加工能力强,牛群良种化程度高,部分农场的奶牛单产水平达到8000公斤以上。但环境保护压力大,饲草饲料资源紧缺。

  ——主攻方向。巩固和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加强完善良种繁育、标准化饲养和科学管理体系,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奶牛育种选育水平,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发展目标。稳定现有奶牛数量,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到2015年平均奶牛单产水平,从现在的6500公斤提高到7500公斤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挤奶和规模化养殖;加快奶业产加销一体化进程,率先实现奶业现代化,保障城市市场供给。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三省(区)的117个县(场)。2007年,117个县奶牛存栏471.1万头,牛奶产量1332.1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4.6%和41.7%。区域特点是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饲养成本低,奶牛群体基数大,但单产水平不高,分散饲养比重较大,与主销区运距较远。

  ——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奶牛大户(家庭牧场)、规范化养殖小区、适度规模的奶牛场,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化奶牛场,尽快改变分散、粗放饲养比重大的不利局面,通过政策、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引导奶业生产尽快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逐步的提升奶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目标。稳定增长奶牛数量,着力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到2015年,奶牛存栏量达到730万头,年均递增5%;牛奶产量达到2700万吨,年均递增8%;平均单产提高到6300公斤。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4省的111个县(场)。2007年,111个县奶牛存栏294.2万头,牛奶产量654.9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6%和20.5%。该区域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加工基础好,但奶牛品种杂,单产水平低,奶牛改良与扩群任务比较繁重。

  ——主攻方向。重点发展专业化养殖场和规模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奶牛改良步伐,尽快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充分的利用农业资源和加工业基础,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奶牛存栏量达到540万头,年均递增7%;牛奶产量达到1700万吨,年均递增10%;产奶牛平均单产从现在的3700公斤提高到5500公斤。

  ——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新疆、陕西、宁夏三省(区)的68个县(团场)。2007年,68个县奶牛存栏250.9万头,牛奶产量352.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8.4%和11.1%。该区域特点是奶牛养殖和牛奶消费历史悠远长久,但牛奶商品率偏低,奶牛品种杂,荷斯坦奶牛数量少,养殖技术落后,单产水平低。

  ——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奶牛场;着力改良品种,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扩大优质饲草饲料种植培养面积,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发展目标。发展特色奶业,大幅度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到2015年,奶牛存栏量达到390万头,年均递增5%;牛奶产量达到800万吨,年均递增9%;产奶牛平均单产从现在的1400公斤提高到3300公斤。

  1.奶牛良种繁育。加强奶牛良种的繁育和推广,适当引进国外优良种牛遗传物质,提高高产核心群奶牛质量;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提高区域内奶牛的良种化水平。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种公牛遗传评估,建立和实行荷斯坦牛良种登记、标识管理制度。加强奶牛改良工作的指导,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逐步的提升奶牛单产水平,改善原料奶质量。

  2.奶源基地建设。在优势区域县(团场)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规范养殖小区(场)生产管理,快速推进养殖环节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支持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提高机械化挤奶水平,促进生鲜乳收购站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开展科技入户,提高奶农的专业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发展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生产,充分的利用作物秸秆,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牛奶品质。

  3.生鲜乳品质衡量准则和检测。完善生鲜乳收购标准和生鲜乳卫生标准。健全生鲜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积极地推进第三方检测制度的建立,逐年提高例行检验测试能力,确保生鲜乳生产和收购环节质量安全。

  4.奶业预警信息体系建设。重点跟踪收集国内外市场行情报价情况、生产供求情况,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优势省区建立奶牛育种信息网络,实现全国联网,在奶牛养殖基地县建立生产信息采集点。

  1.奶牛群体改良技术。建立完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平台,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等指标,建立采样、检测、记录、分析和反馈系统,为奶牛遗传育种提供基础数据,为奶牛饲养管理提供分析报告,指导牛群选育、炎防治,改进饲养管理,提高牛群生产水平。

  2.奶牛高效繁殖技术。利用直肠检查、B超诊断和实验室测定等方法提高奶牛群的繁殖率,缩短产犊间距;利用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培育优秀种奶牛,加快对低品质奶牛的改良步伐,提高奶牛群体单产水平。

  3.标准化规模饲养技术。大力推广适合不同生产管理条件、资源特点、生产水平和规模程度的奶牛日粮标准、饲喂程序和管理措施,做到饲料营养平衡、调制科学、饲喂精心、管理精细,确保奶牛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TMR)技术;推广适合不同饲养方式的机械挤奶技术。

  4.青贮和优质牧草生产加工技术。农区以发展青贮为重点,同时辅以作物秸秆的微贮、氨化等秸秆处理技术,解决青粗饲料品质低、数量少的问题;牧区在大面积改良草场、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增加优质牧草供应量的同时,加强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推广,优化奶牛日粮;结合种植业调整,全力发展苜蓿种植、专业饲料生产,更好地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5.奶牛疫病防治技术。加强奶牛结核病、布病的检疫和防控,逐步净化结核病和布病。加强炎、子宫内膜炎、肢蹄病、繁殖障碍、代谢病等疾病的防治;推广科学的免疫程序,坚持日常消毒和定期保健制度,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

  6.生鲜乳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先进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标准,大力推广第三方检测,加快机械化、标准化生鲜乳收购站建设,确保生鲜乳质量和安全。

  7.奶牛小区(场)经营管理技术。实施奶牛小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定额管理,完善牛群档案和生产记录,大力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在奶牛生产经营管理所有的环节中的应用,提高管理上的水准和效益。

  (一)强化政策措施,构建奶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落实奶牛良种补贴、后备母牛补贴、牧业机械补贴、重大疫病防治和扑杀补贴、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等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奶牛优势区域县(团场)发展。建立健全奶牛政策性保险制度,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范围和金额,提升农民奶牛养殖积极性,降低养殖风险。各地要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奶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优势区域奶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把分散的奶农组织起来,开展原料奶收购、人员培训、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社会化服务,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各级奶业协会的组织体系,有效发挥其行业自律和为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职能。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鼓励优势区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定期公布原料奶收购参考价格。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密切奶农与乳制品加工公司的关系,为产加双方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坚持生产发展和防疫保护并重的方针,切实加强优势区域奶牛疫病的防控措施。加强定期检疫和重大传染病强制免疫,建立奶牛免疫档案。帮助奶牛养殖户实施科学的防疫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防疫制度,减少奶牛疫病的发生。

  (四)大力开拓奶类消费市场,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积极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扩制品消费。加强宣传,普及营养知识,扩大花钱的那群人,挖掘乳制品消费潜力。积极地推进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争取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拓展。加强农村市场的开发,不断满足我国农村居民对乳制品消费增长的需要。

  (五)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行业管理上的水准。根据各地市场和资源优势,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充分的发挥规划对奶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奶业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巴氏杀菌乳标“鲜”、高温灭菌乳标“纯”、复原乳标“复原”的液态奶标识制度,加强复原乳市场监管,提高我国奶业在对外开放中参与竞争和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强化质量安今监管,消除发展隐患。建立和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抽查制度,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工作机制,依法严肃查处生产和收购不合格生鲜乳的养殖场和生鲜乳收购站。加强对奶牛养殖的指导,大力推广《奶牛场卫生规范》,普及生鲜乳生产作业规程,加大对标准化示范户、专业大户、奶业合作社的指导和服务,增强科技示范带动能力,推进生鲜乳收购合同的普及应用。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城镇和乡村居民肉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养猪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而且为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粮食转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充分的发挥生猪区域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生猪的市场竞争力,稳定市场供给,确保我国养猪业持续与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2007年,全国生猪存栏4.40亿头,出栏5.65亿头,猪肉产量4287.8万吨,猪肉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2.5%。生猪产值6443.5亿元,占畜牧总产值的48.4%。

  ——区域布局初步形成。我国生猪生产大多分布在在长江流域、中原、东北和两广等地区,其猪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是我国主要的生猪、猪肉生产区和调出区。在这些区域中,2007年出栏生猪4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湖南和河南三省,年出栏猪在2000~4000万头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江苏等省(区),东北已成为中国生猪生产的新产区。

  ——规模养猪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共224.4万个,出栏肉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48.4%,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1800多个。京、津、沪三市生猪生产基本实现规模化。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正成为生猪主产区规模化养猪的新趋势。

  ——生产水准不断提高。通过良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良种覆盖率、胴体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率达到了135%,出栏生猪平均胴体重75.9公斤。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2007年,全国人均占有肉类52公斤,其中猪肉占64.5%。城镇居民每年人均购买猪肉(不含户外消费量和肉制品)为20.15公斤,占肉类购买量的62.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约13.6公斤,占肉类消费的8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猪肉购入量的67.5%。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猪肉消费正逐渐由追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追求质量安全的小康型转变。

  生猪、猪肉及其副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2007年,生猪产品出口金额达到9.08亿美元,占畜产品出口总额的22.4%,是畜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活猪出口呈下降趋势,鲜冷冻猪肉和加工猪肉出口不断增加。生猪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和朝鲜,出口金额占总额的84.1%。2007年生猪产品进口金额为4.70亿美元,占畜产品进口总额的7.3%。其中猪杂碎和鲜冷冻猪肉是主要进口产品,主要来自法国、美国、丹麦等。

  近年来,生猪生产和产品价格波动比较明显,对居民生活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生猪业发展进入了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生猪生产面临着新的形势,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养猪业发展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一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价位运行,加之国内深加工消耗玉米量的增加,加剧了饲料用玉米的供应紧张状况,且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缓解。二是劳动力成本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增加,发展生猪养殖劳动力成本明显加大。三是用地难。多数地方没有把生猪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问题已成为加快规模养殖发展的制约因素。四是粪污处理难。养猪业污染问题已广为关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排污投入不断增加,行之有效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发展缓慢。

  2.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层次结构不分明,种猪场基础设施薄弱,选育水平低,供种能力小,难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同时,地方猪种资源开发利用也不够。二是技术服务机构不完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手段不完备,制约了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产销信息服务网络不完善,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下养猪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养猪业发展信贷机制不健全。由于圈舍和牲畜不能作为资产抵押,农民无法从银行借贷到扩大养猪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

  3.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养猪业中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养殖仍占很大比重,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

  4.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几年来,我国生猪常见病呈多发态势,由4~5种增加至12种左右,增加了养猪户疫病防治的难度。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2005年部分地区发生的猪链球菌病和2006年以来南方部分省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对生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部分地区村级防疫员队伍不健全,工作经费没有保障,防控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到位,存在很大隐患。

  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形势来分析,国内猪肉市场出现新的趋势。一是生猪产销区对接更加紧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养猪业向内地主产区转移,全国产区、销区更趋明显,销区生猪调入量逐年增加。二是国内消费量呈刚性增长。虽然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猪肉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肉类消费中的第一大品种,绝对消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将有较快增长。三是市场对猪肉及产品品质要求更高。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猪肉及其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卫生的无公害猪肉已显示出很好的市场前景。四是市场流通方式发生变化。当前,冷鲜肉、分割肉及猪肉肉制品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其占猪肉消费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专卖店、连锁店、超市等销售方式正在兴起。

  目前,世界活猪年贸易量每年约1800万头,猪肉贸易量约600万吨。猪肉净出口大国主要为欧盟和北美,净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进口量约300万吨。据预测,未来世界肉类消费增量的80%在亚洲,我国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出口潜力较大。随着生猪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逐步的提升,生猪屠宰加工业不断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逐渐缩短,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猪肉及生猪产品出口前景看好。

  总的看,我国养猪业饲养基数大、消费需求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立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现状,不断巩固产业基础,进一步挖掘优势产区生产潜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稳步提升养猪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满足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同时努力增加生猪产品出口,提高养殖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源为依托,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大力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组织化管理,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完善生猪生产市场预警体系,把握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促进我国生猪及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发挥生猪优势产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我国现代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城乡居肉消费安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内不同地区的生产、区位和市场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猪肉消费需求,以质量安全和区位优势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巩固城市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广大农村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猪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特色猪肉及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

  坚持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推广健康养殖,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指导生产,对投入品、饲养、加工、销售实行全程监管,全面提高生猪及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对制约生猪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形成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好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素质,增加科技含量。

  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生猪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生猪生产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选择沿海地区生猪产区、东北生猪产区、中部生猪产区和西南生猪产区共19个省(区、市)的437个生猪养殖基地县,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优势区域生猪出栏达到4.0亿头,年均递增3.4%,猪肉产量3240万吨,年均递增3.5%。其中,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65%以上;生猪出栏率达到150%以上;每头存栏猪年产肉量提高到120公斤。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种猪供应能力满足生产需求。优势区域生猪的调出量达到2.4亿头,占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0%,实现国内市场产销的紧密衔接;生猪产品出口增加到80万吨。

  从我国实际出发,并借鉴美国依托粮食资源、丹麦发挥技术优势成为生猪生产、出口大国的有益经验,我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选择的依据是:

  生产基础优势。生猪生产水平高、规模大、具有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且相对集中连片。

  根据上述依据,选择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4省,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中部地区的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7省,西南地区的广西、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5省(区、市),共19个省(区、市)为优势区域。依据19个省(市、区)生猪生产的优势布局,共优选出437个生猪生产优势县(团场)。2007年,437个优势区域县(团场)生猪存栏约2.2亿头,占全国生猪存栏的50%,出栏3.2亿头,占全国生猪出栏的56%左右,人均出栏0.97头,是同期全国人均出栏0.42头的2.3倍。

  1.沿海地区生猪产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4省的55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本区域靠近港澳、东南亚等传统猪肉贸易地区,种猪产业基础好,生猪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商品猪在港澳市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展的重点是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同时发挥种猪生产优势,建立出口猪基地,增加出口。

  主攻方向:本区域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饲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生猪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生猪加工业相对发达,双汇、得利斯、金锣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相继在东北建立猪肉加工企业。发展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确保京、津等大中城市的供应,努力扩大对俄罗斯的猪肉出口。

  3.中部生猪产区。包括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7省的226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本区域为中国传统生猪主产区和粮食产区,主要特点是粮食资源丰富,生猪生产总量大,调出量大。不但区内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大,而且邻近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容量大。发展重点是进一步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采取农牧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扩大屠宰加工能力;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开发利用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培育特色优势,立足于扩大本地市场,确保大中城市销区市场供应。

  4.西南生猪产区。包括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5省(区、市)的126个基地县。

  主攻方向:西南地区也是我国传统的生猪产区,大多数地方是丘陵山区。发展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养猪业,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改善生猪良种化水平,确保本地区消费的同时,努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农民养猪收益。

  按照生猪优势区域建设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目标,重点进行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养殖基地、质量监控体系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等的建设,全面提高优势区域的生猪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完善现有种猪场,提高种猪质量,通过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形成以省级为主体的宝塔式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建设种公猪站,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促进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场三站”,即种猪场的完善和提高、资源场的建设和完善、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站、省级人工授精中心站、县市改良配种站的建设。

  按照“统一标准、规模饲养、提高质量”思路,建设一批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养殖大户,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高基地县(市)生猪生产水平,实现生猪粪便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实行产品标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一是标准化体系:建立生猪及其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兽医卫生操作规程、猪肉质量标准、猪肉制品质量标准和加工标准等。

  二是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完善19处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重点对生猪及其产品的瘦肉精、药物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进行监测。同时,基地县配备瘦肉精、药物残留等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试剂,提高基层检测手段。

  对生猪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扩大猪肉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配套建设储运系统和环保设施。

  对重点生猪养殖基地实行动态管理,确定固定监测点,建立全国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制度,切实做好生猪生产动态监测数据统计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生猪生产基础数据,做到数据准、情况明、底数清,对生猪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和预警,合理指导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精神,落实和巩固能繁母猪补贴制度、能繁母猪保险、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等现有扶持政策,向优势区域倾斜,不断完善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生猪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发展生猪生产贷款难、用地难以及粪污处理难问题,为生猪产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是降低生猪生产、加工成本,提高生猪及产品质量的根本出路。坚持引进良种和发挥国内地方猪种资源优势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商业育种,面向不同的市场培育一批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的新品种(品系)。加快对饲料、饲养、疫病防治、环境控制、屠宰加工等技术的攻关研究、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良种良法相互促进,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

  全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饲料,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生猪的抗病能力。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督检查;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严肃查处在猪饲料中违法添加违禁药品和化学物质的行为,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强化种猪场重点疫病净化工作,从源头提高生猪健康水平。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抓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保障基层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鼓励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社会融资、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部活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实力强、标准高、牵动力大的现代化加工企业。完善生猪产业链利益连接机制,协调和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基地农户通过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建立生猪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稳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以养猪大县和生猪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加强定点跟踪调查,强化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和预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加强生猪产区和销区供需信息交流,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合理出栏,促进均衡上市。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遗传 改良计划(2008—2020年)》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 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农村部党校)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分会)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